2006-08-31

[静思狂想] 国庆日快乐

首先在这里祝大家国庆日快乐,国家独立四十九年了,依然有低能无聊政客以张挂辉煌条纹为衡量爱国情操的标准,抨击某某族群不爱国,真他妈的扫兴。

爱国(一)

在受批评的同时我们必须不忘检讨检讨自己,看自己是否做得足够。总觉得爱国呢,也应该真正地去了解这个国家,那我们对马来西亚有足够的了解了吗?

我们国家的组成部分不是只有国旗,国歌,国花,国徽而已,它还包含很多很多,比如文化,历史,法治系统,经济环境,教育发展等等… 但环顾四周,许多的人不懂国家历史,也不懂国家宪法为何物。在英国东塞克斯大学修读政治学博士学位的黄进发对独立新闻在线说,宪法是我国社会契约,爱国就是爱宪法,庆祝国庆的方式不应是挂国旗,而是认识宪法。

联邦宪法是我国最高法典,保障各族人民权益,维护我国世俗国的地位,然而,在我受教育的十数年间不曾讨论过联邦宪法,实在讽刺。如果我们真的爱国,就应该尝试了解宪法,保护宪法地下人人平等的原则。然后我们理直气壮地问回那些不尊重宪法而不断玩弄种族与宗教课题的政客们,你们爱国吗?

爱国(二)

今时今日的社会,国家概念已被全球化的洪流冲淡,哪一个国家给你更多的机会或发挥空间,哪里就是你的国家。原籍巴西的日本国脚三都主,原籍印尼的荷兰羽球女单选手张海丽,来自中国的美国首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还有许多许多因为不同原因离开出生地的人,我相信他们现在处身的国家是爱他们的,他们应该也会爱哪个国家。

我们的国家爱我们吗?我不是很肯定,但身边总有朋友或亲戚离开我国后就不打算回来了。Keranamu Malaysia

P/S. 在此也祝乌兹别克和吉尔吉斯的人民国庆日快乐。

2006-08-29

[静思狂想] 我X你老母

谁来定义粗口?为什么粗口是粗口?如果我们自出世以来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何为粗口的话,那么在我们的脑里还会有“粗口”这个概念吗?

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意思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今天我们所遵循的道德标准是谁定的?我们可以选择价值重建吗?

讲粗口很粗鲁吗?那又是谁告诉你讲粗口是粗鲁的呢?那什么又是粗鲁呢?

讲粗口又很没有礼貌吗?那什么是礼貌呢?如果你一出世就被教育说谢谢是很没有礼貌的,而周围的人都没有对人讲谢谢,那你还会觉得讲谢谢是有礼貌的吗?

我相信许多男生跟我有同样的经验,跟越熟的朋友聊天时总会有越多的“粗口”来充作助词用,即亲切又顺口,为什么“粗口”不能成为友善的话语呢?

你可以讲我大逆不道,但我才懒得“屌”你呢…

2006-08-26

[静思狂想] 冷眼看当今华教

每每谈到马来西亚的华教运动时,总有人情绪激动,热泪盈眶,那股悲情总是挥洒不去。

可能是我天真,我总认为再糟糕也会有条出路,问题在于我们的思维能否更积极地去面对任何事。

在老马时代初期或更早,增建华小是春秋大梦,且让大家看看99年大选后到06年初为止的数据∶全新的华小有八间(培才二校华小,敦陈祯禄华小,柔佛再也华小,康乐二校华小,蒂沙再也二校华小,安邦二校华小,甲洞三校华小,美里杜丹中华华小),其中5间已完成,3间正在兴建;搬迁的华小有53间,其中22间已完工,13间兴建中,18间未开工。搬迁不代表增加华小数字,但肯定地增加了学额。(已竣工的新华小和搬迁华小总共增加了超过了17,000个学额,当然你可以说还不够)

华社最乐意看到的情况是在有华人的社区就有华小(这样的想法未免有点沙文,认定华人肯定要念华小)。但在现有的政治现实里面还办不到。董教总嚷着要跟首相会面,但我们细心想想,这就能解决了吗?这是一个全民的mentality 问题,不会因为见了首相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换了执政党而让你要多少有多少。只有各族人民之间有了共识与尊重,才能真正地拨开云雾见青天。问题又来了,今天的你,尊重别人了吗?

宏愿学校对我而言是增建华小的另一门路,奈何将三间不同源流小学的距离拉近到咫尺之间后,又引来以危机意识为名的阴谋论。你有权反对宏愿学校,也可以质疑宏愿学校不能促进种族团结,但你能100%肯定吗?我倒觉得这是为了种族交融而不妨一试的方法。我们不能一直都消极地认为任何政策的设定都是要害我们的啊!这是一种变相的种族自卑情绪,但我们依然要有危机意识,我们也要清楚自己的底线在那里,然后以积极面去应对政策,总不能一朝被蛇咬,年年都怕草绳吧?华小能多一间就一间,学额能多几个就几个,宏愿学校要,新华小也要!华教运动的攻守要得宜啊…

当然无可否认的是,无论我们如何乐观地去看问题,教育政策无法制度化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华教分子依然夜夜不得安眠。

2006-08-25

[静思狂想] Article 11

Lina Joy 事件闹得沸腾腾,这宗案件对我国未来的宗教发展将会是影响深远的。我们尚且看看法庭怎么判。

这宗案件也带来了一番讨论宪法第11条款的小浪潮。但我也怀疑其实有多少人真正读过第11条款。根据Perlembagaan Persekutuan (mengandungi segala pindaan hingga 31 Januari 2002), Perkara 11 是宪法里Bahagian II Kebebasan Asasi 下的条款,全文如下∶

Kebebasan Beragama

11.(1) Tiap-tiap orang berhak menganuti dan mengamalkan agamanya dan, tertakluk kepada fasal(4), mengembangkannya.

(2) Tiada seorang pun boleh dipaksa membayar apa-apa cukai yang hasilnya diuntukkan khas kesemuanya atau sebahagiannya bagi maksud sesuatu agama selain agamanya sendiri.

(3) Tiap-tiap kumpulan agama berhak-
(a) menguruskan hal-ehwal agamanya sendiri;
(b) menubuh dan menyenggarakan institusi institusi bagi maksud agama atau khairat; dan
(c) memperoleh dan mempunyai harta dan memegang dan mentadbirkannya mengikut undang undang.

(4) Undang-undang Negeri, dan berkenaan dengan Wilayah-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Labuan dan Putrajaya, undang-undang persekutuan boleh mengawal atau menyekat pengembangan apa-apa doktrin atau kepercayaan agama di kalangan orang yang menganuti agama Islam.

(5) Perkara ini tidaklah membenarkan apa-apa perbuatan yang berlawanan dengan mana-mana undang-undang am yang berhubungan dengan ketenteraman awam, kesihatan awam atau prinsip moral.

当我们解读宪法时,看单一条款是不够的,如果大家真的想要更了解Article 11 的话,大家可能需要同时看看 Article 3 Agama bagi Persekutuan, Article 8 Kesamarataan 以及 Article 121 Kuasa Kehakiman Persekutuan.

Article 11.(4) 其实蛮令我“显”掉,如果我们真的相信某宗教,我们需要怕其它宗教吗?当宗教只剩下教条和约束,那还是宗教吗?